第十五章雄心万丈_豪族
妙笔小说网 > 豪族 > 第十五章雄心万丈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十五章雄心万丈

  潘百户、徐维宗这一泡,估计这一晚上也就不会再回客栈,陈瑞瑜索性不再惦记,自顾让人将银箱给南晴送去,又将潘百户带来的飞鱼服、绣春刀全都搬到自个院子里,随后便将秦振武、杨一志、赵天宝家来,让客栈胡老二上了桌酒菜,就在屋里四人对饮。

  数日下来,秦振武、杨一志、赵天宝对面前这位公子哥儿似的少年,那感触是一日数变,不说这数日之间便由食不果腹到眼下酒足饭饱,就是他们心里一直隐着的那丁点儿“志向”,也被陈瑞瑜转眼变成了近在眼前。即便看出陈瑞瑜对军事并不在行,但三人可无一对此有所议论,相反,如此,也才能让三人显出本事。

  最初近似“试一试”的听从,如今可就成了紧紧跟随。

  秦振武、杨一志、赵天宝深知,以自己三人的低级武官经历,要想做到陈瑞瑜看似“轻描淡写”的冒出来的“领兵”二字,纯属妄想。可眼下三人都身着锦衣卫飞鱼服、腰挎绣春刀,尽管三人粗旷的外形远不如陈瑞瑜那般英挺,可毕竟也是一种威风,那皇家亲军服饰,远非营中军服可比。待几杯酒下肚,三人都如做梦一般。

  三人已将平时早“用心”留意的一帮“死士”聚拢,事情到了这一步,任谁也不肯退回去。

  真金白银、领兵之权,仅这点好处,三人却已略尝甜头。对于这等军伍出身、且上过阵、杀过人的人,若真要留住什么,那可是宁愿拼命去保的。

  “今日来的那位,是潘百户,”陈瑞瑜道:“手里掌着刺探军情的事。”

  “锦衣卫也管刺探军情?”杨一志问道:“在辽东,还没见过。”

  “万历年间有过。”秦振武显然要了解一些。

  赵天宝一向不喜多言,一手摸着一支燧发手铳,习惯性的摆弄着,静静听旁人说话。

  “这差使就打咱们这里再办起来。”陈瑞瑜决定全盘托出。“也该办起来。”

  “刺探军情倒也不难。”杨一志似乎并不在乎。

  “这么说,咱们就划归锦衣卫了?”秦振武道:“辽东地势倒是都熟,潜进去也不难。”

  说完,便看着陈瑞瑜。当然,这刺探军情,可与建功立业之类的豪言壮语相差的不止一点,显然在座的三人都不是惯于满足现状的人,这可正对了陈瑞瑜的性子。

  “我的意思,借用锦衣卫的名头,若是估计的不错,还能再沾上内操的边儿,拉出一支人马来。”

  秦振武三人都静静的听着。

  “这人数,在三百与三千人马之间,”陈瑞瑜看了看三人,道:“这是依你们的估计盘算的。”

  “去辽东归谁节制?”秦振武问。

  “谁也节制不了咱们。”陈瑞瑜道:“用锦衣卫或内操的名义,便是这个意思。不过,咱们这支人马拉出来,眼下决不能说是成军,即便咱们就打着这个主意,明白么?”

  秦振武三人轻轻点头。

  “此事若成,目的有两个,一是刺探军情;这二,便是寻机攻打建奴。”

  不出意料,三人面上神色丝毫不变,仍然静静听下去。

  “功名但在马上取。”陈瑞瑜一字一顿的说道:“这话的意思我也不多说了,三位都是死人堆里出来的,不过,有些话,我还是要说得更明白些。眼下归入锦衣卫是不成问题的,若是不想再上阵,现在就提出来。”

  秦振武三人相互看了看,谁也没吱声。

  “好。”陈瑞瑜道:“以锦衣卫或是内操的名头获得军需给养,以刺探军情的名头寻机攻打建奴,这是咱们总的目标。说实话,我没瞧得上什么军功赏赐,三位都是军伍出身,我话说得再直白些,就是立功,也得往马上封侯上头去想。”

  秦振武三人面色一变,紧紧盯着陈瑞瑜。

  这马上封侯不是没想过,但怕是唯有梦中,就是说出来,在座的三人怕也不好意思,可陈瑞瑜却说的如此郑重。

  “封侯”秦振武缓缓说道:“除非是收复辽东。”

  封侯赐爵,非天大的军功不得,就算真的收复辽东,击败建奴,也未必能有这个赏赐。但马上封侯之想,却是每个不满足现状的军官最高期盼。

  三人显然不打算离开陈瑞瑜抛出的“荣华富贵”,若说不可能,眼前这位偏偏就有些可能。

  “击败建奴,三千人马也未必够。”杨一志也慢吞吞的说道。

  击败建奴与收复辽东,难度可不能比,杨一志只提击败建奴,已算是一种“含蓄”。岂止是不够,是远远不足。

  此时赵天宝忽然将手里的燧发手铳抛了个圈儿,道:“用得好,也未必不能。”

  这话说的轻巧,但可能性以少胜多的战例,兵书上可是没少写。三人虽是低级武官,但既然识字,便能读书,而读书,自然首选兵书。

  “这如何击败建奴,咱们可以慢慢商议,军情瞬息万变,也不是此时便能定下的。”陈瑞瑜道:“不过,这目标定下了,才好仔细筹划。”

  三人轻轻点头。

  陈瑞瑜看了圈儿,忽地一笑,道:“咱们相处了几日,想必三位也在想,我为何要掺乎到这里头去?”

  “是。”三人也不否认。

  “想必,三位也都在想,咱们就算有了人马,那收复辽东、击败建奴的,也必会是如今的督师孙大人吧?”

  依旧是齐刷刷的点头。

  陈瑞瑜轻轻摇头,道:“那三位就错了。”

  杨一志首先不服,道:“前些日子我曾去过山海关,听一个熟人说过,眼下关前可足有十多万兵马,粮秣辎重无一不齐就是军饷缺了些,可听说朝廷也在补齐。”

  “咱们顶多三千。”秦振武只说了一句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mbxsw.cc。妙笔小说网手机版:https://m.mbxsw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